运动健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身体素质转移法对青少年体能影响的研究

[复制链接]

280

主题

460

帖子

281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15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9 16:4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目的:揭示身体素质转移法对青少年体能的影响,为解决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从多角度分析与探讨身体素质转移法对青少年体能的影响。结果:身体素质转移中的良性转移、直接转移、异类转移能明显增强青少年体能;间接转移、同类转移对青少年体能变化速率不明显;不良性转移抑制青少年体能增长。结论:鉴于以上研究,科学了解和掌握身体素质迁移的规律,正确把握青少年体能训练的素质敏感期显得尤为重要,旨在建立青少年体能训练长效机制,以期为提高青少年体能、增强体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身体素质转移;青少年;素质敏感期;体能

   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青少年体能素质中的耐力、力量等运动素质出现持续下降、超重肥胖持续上升、视力低下检出率居高不下等敲响了国人警钟。尽管如此,事实上我们国家并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虽然某一阶段会得到好转,但总体还呈下降趋势,这显然不符合全面发展青少年体质要求。然而,青少年体质的下降不仅仅对自身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潜在危机[1]。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持续性孱弱现象,本文以增强青少年体能为突破口,从身体素质转移法入手,结合体能训练相关理念进行研究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旨在为全面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参考。
1 身体素质转移认识
    系统论指出,在从事体育活动中,很少有一种活动形式只要求一种身素质参与工作,一般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身体素质综合发挥作用。因此,不同的素质有不同的解剖特征和生理、生化机制,但在发展和提高各项运动素质过程中,往往出现相互促进和干扰的因素,即某一身体素质的改变会影响到原有的另一种素质,或某一素质的发展制约了另一种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运动素质之间就发生了转移,这是身体素质内在联系的必然规律[2]。
1.1 身体素质转移分类
    人体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运动素质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形式主要是综合性和转移性[3]。因此,从分类学的观点看身体素质之间的转移,一般按以下方式进行分类:按身体素质转移的效果可分为良性转移和不良性转移;按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同类转移和异类转移;按身体素质转移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转移和间接转移;按身体素质转移的方向,可分为可逆转移和不可逆转移。
1.2 身体素质转移的发生机制
1.2.1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支配下所实现
人体各器官系统是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因此,运动员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素质又不是单单依靠某一个器官和系统,而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统一支配下,各器官系统机能综合作用的结果。
1.2.2 运动动作结构和机体肌肉工作特征的相似度
    从运动素质的解剖学特征来看,各项运动素质都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工作的综合反映有关,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取决于肌肉本身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如果两种素质肌肉骨骼肌完成技术的动作结构形式或骨骼肌的收缩方式特征相似程度越大,素质间产生良性转移的可能性就越大。
1.2.3 各运动素质所需要能量供应来源的异同性
鉴于运动素质对能源物质的种类需求的不同,运动素质的提高是训练使有机体能量供应状态改善的结果。所以,当两种素质所需求的能源物质相同时,某一素质的提高就可为另一素质的提高提供物质能源,素质间的转移就比较容易发生,反之则反。
1.2.4 各运动素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调节机制一致性
由于各种运动素质对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要求不同,其调节机制就会因素质变化的不同要求而不同。当两种素质对神经系统的支配作用要求相同时,就使得这两种素质发生了良性转移,相反,则产生不良性转移。
1.2.5 各运动素质对各器官、系统功能的要求一致性
    各运动素质都依赖于机体器官、系统的功能水平。当两种素质对某些器官、系统的功能要求相同时,某一种素质得到提高了,这就可为另一种素质的变化提高提供条件,进而生产良性转移。
2 基于身体素质转移下的青少年体质下降因素分析
    青少年体质的下降不仅仅对自身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潜在危机。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反省,查找引起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原因,并研究其干预措施。
2.1 社会应试教育观念是青少年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只抓中考体育加试项目,学生“为考而练”,教师“为考而教”,急功近利,未从长远考虑。这样,使得提倡的“素质教育”和“增强学生体质”只停留在口号上,体育课也就“空壳化”,对青少年的体质没有任何促进作用[4]。
2.2 自身认识是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内在原因
    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青少年自身对体育锻炼认识不足则是体质下降的内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的更新和发展取代了以往的步行或自行车,以静代动[5]。与此同时,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中的叛逆期,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就油然而生。例如,吸烟、喝酒、产时间上网等都是致使青少年体质下降成为一种必然现象[6]。
2.3 家庭重智轻体思想因素是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望子成龙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当今,青少年成了家庭的核心,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使他们在溺爱的环境中成长。为了孩子能够有精力努力学习,家长只是重视孩子的营养,并不重视孩子的身体锻炼。加上运动存在风险,被大多数家长所排斥,孩子从小就远离体育运动,体质下降也就顺理成章,终生体育锻炼意识也就成为无稽之谈。
3 增强青少年体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对策研究
3.1 身体素质转移法增强青少年体能
3.1.1 正确理解身体素质转移效果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过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身体素质的转移也不例外。要使身体素质转移朝着良性转移、直接转移、异类转移方向发展获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使某一种素质得到较稳定的提高之后,才有可能向另一方转移,己经获得的转移效果也只能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才能体现并巩固下去,从而增强青少年体能。
3.1.2 科学预测身体素质转移效果
    良性转移是训练所希望的。在进行某种素质训练时,就应该考虑多安排一些随之可产生良好转移的练习,去促进另一种素质的提高。如果事先预测到使用某些练习虽然能使某种素质得到提高,但也会产生不良转移,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止或减少,还可以就训练的时机、练习的数量、练习的安排先后等改用其他适宜的练习来弥补或消除[7]。
3.1.3 合理运用不同转移效果
由于直接转移的效果明显,见效快,可以在教学时直接采用以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间接转移的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在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应多安排,以便使学生在校几年的学习中,全面提高身体素质[8]。与此同时,防止不良性转移的发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3.1.4 高度重视间接转移效果
运动素质的转移效果有些会很快的表现出来,有些则需较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间接转移效果通常就需要较长时间的转化过程。如力量素质提高了并不是马上就使速度素质得到提高,而有个“延迟性转化”的过程。
3.2 体能训练相关理论增强青少年体能
3.2.1 科学采用功能性训练思想指导青少年体能训练
首先,在设计练习动作时,所选动作应尽量符合日常生活方式,选用器材应能实现锻炼部位的运动形式;其次,在练习过程中,要强调动作的质量,不要过多关注动作的数量;最后,在具体的练习过程中,要注意青少年整体运动链的练习,重视运动链中薄弱环节的锻炼,全面实现针对性地促进青少年稳定性、平衡性的发展,达到高效发展青少年体能的目的[9]。
3.2.2 有效采取平衡发展的理念增强青少年体能
    鉴于现代体能训练特别强调平衡发展理念,我国的基础教育也特别重视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各学科之间的平衡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因此,在青少年体能促进方法的设计过程中,要以平衡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关注青少年身体机能的平衡发展,并通过体能促进,使体能的各个要素在动态环境下全面平衡发展[10]。
3.2.3 高度重视青少年核心区力量训练发展体能
   核心区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所有体育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11]。人体核心区能力的增强,可以让身体各环节形成有效的动力链,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从生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体能基础如何直接影响到将来的体能水平。
3.2.4 正确把握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
   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各种身体素质都有自己发展的敏感期,在这段时期所对应的身体素质能力发展相对迅速。如果错过了相应的敏感期,则所对应的身体素质发展将很难达到理想水平。
表1 青少年各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分布表
身体素质        敏感期(岁)
        男                女
力量        12-16                11-15
速度        8-13                9-12
有氧耐力        10-13、16-17                9-12
无氧耐力        16-20                9-13
柔韧        5-12                5-12
灵敏        6-13                6-13
4 结论与建议
    4.1在发展运动素质、增强体能的过程中,只有遵循身体素质转移的内在规律和基本理念,充分利用良性转移,避免不良转移,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达到预期的训练目的。与此同时应注意充分发挥青少年主观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体现个性化特点,最终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4.2青少年体质下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是由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全社会要积极行动起来,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开展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指导工作,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学校体育建设,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得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打赏0人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微博|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关于我们|CNNZ统计|运动健康网 ( 粤ICP备2021123979号

GMT+8, 2024-4-20 00:20 , Processed in 0.19507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运动健康网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