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式太极拳的五层功夫之第二层功夫:二阴八阳是散手

[复制链接]

27

主题

85

帖子

55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0 17:5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piaoguo 于 2016-9-10 18:27 编辑

第二层功夫:二阴八阳是散手
       第二层功夫所需要的时间最长,初期阶段与末期阶段悬殊很大。第二层功夫初期的技击表现与第一层功夫的技击表现一样,实用价值不大;第二层功夫末期已接近第三层功夫,尚有一定的技击作用。

2.1 解决“矛盾”的过程
       进一步去掉在练拳时身手内外产生的“僵劲”和“拙力”,使身手内外“协调一致”,达到“周身相随”、“节节贯串”。内气按拳架姿势的要求有规律地在体内里运行,达到“一气贯通”。

       完成了第一层功夫,已经能够熟练地按逐势动作初步要求来练习,并对内气活动有明显的感觉,但是还不能进一步掌握住内气,这是因为在练拳过程中,身手内外不够协调,某一部位产生矛盾,使内气不能贯通,意气不能合一。

       何为“矛盾”?

       在练拳当中,肢体带有“僵劲”和用“拙力”,使某一部位动作“较快”,过了,就会产生“顶劲”;某个部位动作“较慢”,不及,就会产生“丢劲”。凡是在运动过程中,动作不协调而产生“偏倚”,“凹凸”,“缺陷”之处,就是运动当中的矛盾。

       解决这些矛盾,练拳者一定要严格地掌握自己的身肢各部位,使之恰当,例如:“含胸塌腰”,“含胸”过度则“弯腰弓背”,“塌腰”过度则“挺胸扛肚”,所以要把身肢各个部位的要求掌握适当,使矛盾对立统一起来,进一步结合和掌握“放松”的质量,使周身相合。练拳时如果身肢产生了矛盾,内气就会受阻而中断,行不到梢节(两手、两足尖端),只有经过练习,使周身各部位符合拳架的要求,就能解决矛盾,达到节节贯串,使内气畅通,发于丹田,达到梢节,练拳时要力求顺随,动作协调。

                  


2.2 周身相合
       分“内合”和“外合”。“外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髋合,左手与右足合,左肘与右膝合,右边皆如此,手与身相合,头与手相合,身与步相合。“内合”,即筋与骨相合,气与力相合;心与意相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肾与骨合,心意合一,周身内外一齐合住,心意一开,内外俱开,同时开中寓合,合中寓开,一开连一合,开合递相承。

       第二层功夫当中对身体各单位的要求比较严格,处处解决矛盾,力求内气贯通,有时某个部位稍微动一点,内气就马上顺下去,的确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2.3 缠丝劲
       陈氏太极拳要求一举一动都不离“缠丝劲”,拳论中说:“缠丝劲发源于肾,处处皆有,无不然。”在运动中严格掌握“缠丝法”,和“缠丝劲”,这是陈氏太极拳中的精华所在。

       “缠丝法”要求:“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开髋屈膝,以腰为轴一动全动,掌心内外翻转,手往里转,以手领肘,以肘领肩,以肩领腰(指的是该侧的腰,实质上还是以腰为轴);手往外转,以腰摧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

       表现:在上肢,是旋腕转膀;在下肢,是旋踝转腿;在身躯,是旋腰转背,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条“根在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空间旋转曲线。

       纠正错误:练拳时,如果感到某一动作有不得势式、不得劲处,就可以依据缠丝的顺随处挪动一下腰腿,以求得顺随,这样可使姿势得到纠正。



2.4 需指导
       如果有老师亲手捏架子,把身肢各个部位调整到位,使练拳者有一定的体会,思想上有一定的印象和认识,就比较容易掌握周身相结合和缠丝劲的方法。

       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照书本自学,困难就大一些,应学习一些生理知识,特别是有关生理解剖和经络方面的知识,以利正确理解。

2.5 困惑期
      进入第二层功夫,却感觉不到什么新鲜之处,在这一段时期中,会出现许多走弯路和反复现象。

       走弯路,就是练拳者对太极拳的要领产生误解,或是掌握不准确,产生片面的认识,因而在练拳中出现了错误,练一段时间自己就会感到别扭,不得劲,或者老师会指出其错误。

       反复,就是有时练的非常顺随,好象有很大进步,但又练一段时间,不仅感觉不能什么进步,反而浑身别扭,怎么练都不得劲;还有时候练的非常顺随,发劲也是呼呼带风,推手时却用不上。

      一般情况,需四年即可完成第二层功夫,达到一气贯通,便会恍然大悟。

2.6 贵在坚持
       “练拳者千人万人,练成者一人十人”。半途而废的人占多数,这主要是在第二层功夫期间经不起考验,失去信心而中断的。

        攻克这个难关的方法没有什么诀窍,只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练习中处处循规蹈矩,刻苦盘架子,把周身练成一家,一动全动,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持之以恒,终将成功。


2.7 中期的技击表现
       推手和练拳是分不开的,练拳时存在什么问题,在推手时就会出现什么破绽,给对方以可乘之机,所以说太极拳要求“周身相随,切勿妄动”,调整身法的过程就是“妄动”。

       存在这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第二层功夫期间虽然比第一层功夫内劲要充足一些,也有一定的调整重心的能力,下盘也比较稳,可是对抗性推手,对方的进攻不会给你调整身法的时间,而会利用你的缺陷,乘隙而入,必然会是你受力,因此勉强地去化,往往要带些“顶、匾、丢、抗”的毛病,就会使自己控制不住重心,被迫退步,但,此阶段也不会轻易被对方打倒,因为对方同时也受力,虽然没有被完全引空,往往也会被牵动重心。

       如果对方进攻速度较慢,进逼不紧,尽力短,给了自己调整身法的余地,也能花掉对方的进攻。主动进攻对方时,也容易带些“僵劲”,用些“拙力”,只能用一些简单的打法和撇人的方法。例如:小鬼推磨、瞒头扫雪等。遇巧也能将对方打倒。对方若要觉察到,识破了进攻的方法,或者他也用僵劲,不让撇住,就会出现拼力气,“牛顶头”现象,于是乱了手脚,“沾粘连随”都抛到脑后去了。

       总之,第二层功夫期间,不管“进攻”和“走化”都是比较勉强的,虽能“走化”还容易出现“丢、匾、顶、抗”等毛病,因此,在推手时一推就乱了套,不能按推手的“掤、捋、挤、按”的次序进行。


         正所谓:“二阴八阳是散手。”


注:本文摘录于陈小旺,王东武主编的《中国陈氏太极拳》,2004,河南人民出版社,根据实际需要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微博|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关于我们|CNNZ统计|运动健康网 ( 粤ICP备2021123979号

GMT+8, 2024-4-30 15:56 , Processed in 0.19019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运动健康网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