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拯救含胸,驼背,头前伸!

[复制链接]

58

主题

99

帖子

52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9:1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图一的人会发现这些人的站姿有点像军姿,初一看会发现这似乎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你会注意到她由于故意要挺起胸,但颈椎又没有处于中立的位置。这样的话,头部也是相对往前的。 而这种胸过于挺起的人,胸腰结合部的椎体功能往往也容易受限,特别是前屈幅度可能会受限,中背部往往容易出现问题,也可能有胸椎变直的风险。

【2】这个人的整个骨盆往前移动,这种体态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就是sway back,sway back 又称为 懒汉姿势或是摇摆背 ,骨盆前移是指相对于正常人的骨盆位置骨盆向前推出,这种姿势一般是在站立时完全自己“不用力”的状态,也就是完全依赖关节的支撑,尽管这种姿势在心理感受上可能比较舒服,骨盆前移者会积累更多压力于下背部上,久而久之容易产生下背部问题 。而且,在这种姿态下,整体小腹也会显得比较突出,如果本来腹部就有脂肪囤积等问题的话,这种姿态会放大你腹部的“围度”。

【3】而图D则由于头前伸姿势,头后三角、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头夹肌、颈夹肌,上斜方肌等等处于一个异常张力下,比较容易出现肩颈问题。并且由于持续的压力给予寰枕关节压力,枕下张力过高,亦是容易引起颈源性头痛,这种姿态非常容易出现在长期伏案用电脑,手机等办公族中。

【4】圆肩加胸椎后凸,亦是一种常见的驼背问题。通常由于后侧斜方肌中下部、菱形肌、外旋肌群过弱或伴有前侧旋内肌群缩短僵硬,同时长期保持胸椎屈曲的姿态后造成的,同时也会出现骨盆后倾倾向。

【5】胸椎后凸,更多的出现在于遗传性问题。

咬 / 合 / 问 /题

也有一些问题就是当深覆牙也会使头部前伸,

进而导致头前伸的姿势出现。

那么从上面我们可以了解到,驼背的类型可能不仅仅是这么几种,遇到问题时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照猫画虎,一定要去进行相应的评估后才能进行纠正训练。

好/的/体/态

都/有/什/么/要/点?

你们会发现好的身体姿态,其耳肩髋都是在同一条直线上面,头部保持中立位,肩膀自然放松,脊柱曲度正常,骨盆保持中立位等等,这样的体态相对来说给予关节的压力较小,并且消耗更少能量。

那么说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注意呢?  

相对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头颅

在日常生活中当发现自己有驼背的时候不妨这么想 ,将头部后侧向上顶,也可以实现体态的改进,想象自己脑内有一颗气球,你必须放松颈后侧肌肉,必须拉长颈椎才能让气球飞得更高,同时微微的收下巴以维持生理弯曲,这时候身体会随着头部进行调整,整个人体会挺拔起来。

关于拖背我已经写过很多了,快成中国驼背第一人了。  

2, 胸 &肩

经常用电脑的我们会导致圆肩姿势,注意平常坐着或是站着时候将胸腔向外打开,同时肋骨下压。

肩胛骨,很多人圆肩,并且后方会有两块骨头突出来(如下图)。而这除了看起来显得虎背熊腰之外,就是会导致肩胛骨的内侧疼痛。

   这个时候你需要想象你背后的肩胛骨就像两片翅膀,微微的向中间靠拢起来。同时耳朵远离肩膀,如果你是平常爱耸肩的话。

3,腰&骨盆

看下下图,骨盆调正了也许能让你长高个1-2公分。

如果你的骨盆有点前倾,同时腹部微微突出,这也许意味着你有骨盆前倾。

平常注意自己有意识的通过收腹和夹紧臀部,有意识的控制骨盆微微后倾来纠正。

再者,简单的纠正方法,可以通过牵拉让骨盆前倾的肌肉来缓解症状

4,膝关节

将你的膝关节微微的弯曲,而不要完全锁死造成超伸的状态(如图1左边)。超伸(过度打直)的膝关节,除了会导致疼痛之外,也会由下至上传导,导致体态的改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的你,如果是一直打直的话,请有意识的 将膝关节微微的弯曲。

5,足部

看看你的足趾,大拇指应该是指向外10度多一点点而不是过度的外翻。

如果有拇外翻话 可以按照 之前写的文章,进行矫正 。

6.呼吸

横膈膜呼吸,确保你呼吸的时候,胸口能够向两侧打开而不是单独靠耸肩进行呼吸。

这样可以减缓肩颈压力,在呼吸时候慢慢让肩颈放松。

如何进行横膈膜呼吸?请看下图。而有部分人在实验了横膈膜呼吸之后,会发觉肚子变小了。这可能跟激活了让腹部缩小的肌肉有关。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打赏0人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141

帖子

5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2
沙发
发表于 2016-11-8 09:49:40 | 只看该作者
666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微博|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关于我们|CNNZ统计|运动健康网 ( 粤ICP备2021123979号

GMT+8, 2024-5-3 12:19 , Processed in 0.20500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运动健康网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