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4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式太极拳的五层功夫之第三层功夫:三阴七阳尤觉硬

[复制链接]

27

主题

85

帖子

55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20:5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piaoguo 于 2016-9-11 21:15 编辑

第三层功夫:三阴七阳尤觉硬
        “要想拳练好,必把圈练小”。练习太极拳的步骤,由大圈到中圈,由中圈到小圈,由小圈而无圈,这里指的圈并非是指手脚的运行范围和轨迹,而是内气渐渐贯通为“大圈”。所谓“大圈”,由于动作不够十分协调,内气比较薄弱,需要动作幅度大。
3.1 中圈
       就是由“大圈”而“中圈”的阶段。所谓“中圈”,内气比较充足,运动比较自如,动作幅度适中,内气与动作配合一致。 在进入第三层功夫的初期,虽然内气能够贯通,但是还很薄弱,在练拳时稍微不注意,或者有时疲劳些,动作不够协调,都会影响内气的贯通和运行。
       在第二层功夫阶段,身手内外产生了矛盾,可以调整身法解决矛盾,使姿势顺随,内气贯通。到了第三层功夫,就不允许产生矛盾再调整身法,要求“周身相随,切勿妄动”。在练习时每一招、每一势,举手投足都要意到气到,以内气催外形,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内气发于丹田,运于骨缝之内,再由骨缝运于肌肤,贯注于四稍(两手指、两足尖端),复归于丹田,缠绕往来,轻灵圆转、不丢不顶、轻轻运动、圆转自如。





3.2 自我修炼
       掌握了练习太极拳的内外要求和运动规律,有了自我纠正的能力,可脱离外因的指导,深入研究锻炼,走向成功的道路。
3.3 推手
       对动作已经熟练地掌握,就要进一步追求技击方法,明确逐势的技击含义,同时,还要进行实践,即多练推手,推手是检验拳架的唯一标准。练拳当中存在的问题,一经对抗性的推手就能很明显地表现出来。
练拳当中产生了“偏倚”和“丢劲”现象,在推手时就容易出现被动之势,自己被动之势就是对方进攻的机会,并且容易受力而不利走化。练拳当中产生的“顶劲”,在推手时,往往与对方顶抗,容易出现“牛顶头”的角力现象,不易做到“舍己从人”,“因势利导”。
       到第三层功夫,需结合对抗性推手,使拳架得到检验和练习知彼功夫,同时检验内劲和发力,以及化劲的质量。要循规蹈矩地练习拳架,初期少推手,或不推手。总之,适当阶段用推手的方法来校正架子,检验架子,是最客观的办法。
       练习拳架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技击,如果拳架能够适应对抗性的推手,也就证明架子练习的准确,自己进一步下功夫就会更加充满信心。




3.4  
       拳论中说:“意气君来骨肉臣。”可见在练习太极拳时,要着重用意。而太极拳对姿势和动作的要求甚为严格,姿势不准确,内气难通行,意识就指挥不灵,就不能以心行气,可见姿势和动作的重要性,二者必须结合起来。
       在练习太极拳时,肢体动作是“意的外部表现,隐于内的是内气活动的过程,显于外的则是神态和外气的动荡表现,内气可由内发之于外,也可以由外敛之于内,在运动当中必须做到圆满顺随,在意识指挥下,不丢不顶,圆转自如,并且要把注于动作之中,千万不可只顾想气在体内如何运行,而忽视动作,否则,就会产生神态呆滞,气不仅不能畅通,反而会造成气势散慢的病象。所以说: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区别:单纯为了疗病保健的习练者,对逐势动作未能严格要求,开始练拳就是用意不用力,好像在做“意识体操,练习起来也很舒服,表面看起来也是轻松柔和,其实是华而不实,属于浮飘。正规练习太极拳,要求“轻而不浮,沉而不僵,外似处女,内似金刚”,也就是“外柔内刚”(有充沛的内劲),“柔中寓刚”。只要求“轻松柔和,用意不用力”,没有“内含刚劲是不行的。

3.5 呼吸
       在第一层功夫和第二层功夫当中,虽然已掌握了外形动作,但是身手内外尚未完全合度,在练拳时,有时应该吸气,由于动作僵滞,吸不满;应该呼气,由于内外不合呼不净。如果这样硬要按标准的呼吸机械地配合,不仅得不到收效,反而徒劳无益。所以,在第一层功夫和第二层功夫期,练拳时一定要自然呼吸
       随着练习太极拳质量的提高(进入第三层功夫),动作比较协调,内外基本上能够合一,在练习太极拳时,一般的动作也会自然地与呼吸准确的配合起来。同时,对一些比较细致、复杂、疾速的动作,还需要有意识细心地加以配合准确的呼吸,进一步使动作与呼吸完全配合一致地逐步达到“顺其自然,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转换,轻轻运行,默默停止,以意运行……”。“开则俱开,合由俱合,顺随自然”。
3.6 练?
       进入第三层功夫,已有一定水平,同时体质也练强壮,可以加大运动量,每天练习十五趟拳,(其中三至五趟二路拳),还要抖大杆子,练习刀、枪、剑、棍等器械和单势发劲动作。这样练习一般有两年时间,就可以进入第四层功夫。
3.7 只练“一路”够吗?
       那么单练一路太极拳,不练其它行不行呢?只练一路太极拳也可以,不过经不起大战,太极拳有“阴柔轻灵”的一面,譬之和风细雨”;太极拳“阳刚沉着”一面,譬之“雷霆万钧”,两者兼备互用,才得太极两仪。单凭触觉灵敏,则有被动而无主动,好像有轻武器而无重武器,不易引动对方和放劲干脆;相反地,易被对方所引动。所以在第三层功夫期间,能够做到周身相随,不用僵劲,再加上练习第二路(炮捶)和抖杆子等,加强耐力和爆发力,功夫更加扎实,才能战胜强敌。
3.8 技击表现
       太极拳练到高级境界,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就能够准确地按一定程序交替活动:肌肉能协调地收缩与放松,肌肉的活动与内脏器官之间已建立了相应的协调关系。换句话说:“一处动全体皆动,一处静全体皆静”,“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周身上下缠绕螺旋”,“撞之而不开,破之而不散,混然一圆,方为合格”。太极拳练到高级境界,是把周身练成一个能适应客观条件变化的相对完整而坚固的体系,这种协调仅在不受外界干扰,自己练习太极拳时,身手内外能够组成这种体系。
       在对抗性推手和技击时,遇到一般比较轻缓的进攻能够舍己从人,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引进落空,避实击虚,运化自如。一遇劲敌,进攻速度较快,力量较强,就会感到“掤劲”的不足,有欲要将身法“压匾”之意(有可能要破坏“不偏不倚,八面支撑,立于不败之地”的身法),在这种情况下,要带“生硬”将对方发出去(就是没有完全引进落空,对方虽占被动局面,但还有点反抗能力而被发出去),往往不够干脆,拖泥带水,使对方虽然失败,内心不服。
       对于一般推手,也是先化掉对方进攻的来劲,使对方扑空,或者封住对方,换过劲来,再将对方发出去;如果对方识破,欲被封住,就一晃而过,不等封死,或者在进劲时,带试探的进劲,就不容易将对方发出去了。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快封、快引、使对方被动,或失势,若自己也慌张,没有十分把握地去发对方,所以,把对方虽发出去,也难使对方心悦诚服。因自己内气不够充足,周身组成的体系不够巩固,引进和发出对方都带着生硬和勉强。
       正所谓:“三阴七阳犹觉硬”。
     




注:本文摘录于陈小旺,王东武主编的《中国陈氏太极拳》,2004,河南人民出版社,根据实际需要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141

帖子

5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2
沙发
发表于 2016-9-13 14:52:36 | 只看该作者
功夫熊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85

帖子

55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5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18:0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微博|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关于我们|CNNZ统计|运动健康网 ( 粤ICP备2021123979号

GMT+8, 2024-4-24 05:59 , Processed in 0.22627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运动健康网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