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康网

标题: 触发点针刺与中医穴位针灸 [打印本页]

作者: gavin0220    时间: 2017-8-3 16:36
标题: 触发点针刺与中医穴位针灸
本帖最后由 gavin0220 于 2017-8-3 16:41 编辑

理论来源

  中国传统针灸理论主要源于经络理论,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分布在经络上的经穴、经络之外的奇穴和没有精确定位的阿是穴构成了中国传统针灸的穴位体系。

[attach]4147[/attach]
       触发点针刺理论基础是肌筋膜触发点理论。触发点是骨骼肌肌肉能够激惹疼痛的某一特定位置,这个位置通常可以摸到一个疼痛结节和绷紧肌纤维痉挛带,触压时有疼痛加重和局部肌肉颤搐以及可能引起的远处牵涉痛,有时还可产生感传性植物神经症状及本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有一定解剖学基础和B超检查结果。
    [attach]4145[/attach]

[attach]4146[/attach]
检查方法

        中国传统针灸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患者的若干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找到疾病牵扯到的经络和脏腑,从而进一步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和发展趋势。
        触发点检查方法主要是通过触诊找到触痛点。1)有明确的压痛点,2)有明显的紧张带,能寻找到其中的条索状物或硬结3)牵涉痛特征,4)触压或针刺时局部抽搐反应。
分布

      92%的触发点(235/255)与腧穴在解剖上相对应。而79.5%针灸穴位所主治的局部疼痛与其对应的触发点相似。其次,二者均可主治内脏性症状,如腹泻、便秘、痛经等。因此,二者在解剖位置,临床主治,针刺引起线性感传等方面,都有着十分的相似性。

治疗方法

       现代针灸的诸多形式也表现出了针刺方法的多元化。例如,浮针在皮部理论、近治原理、以痛为腧等的基础上,辨肌论治,创立以扫散与再灌注的刺激方法;阿是穴斜刺方法是在“阿是穴斜刺温针”治疗肌肉劳损方法的启发下,进一步把阿是穴从“以痛为腧”发展为“以僵硬条索的损伤肌束为腧”,放弃“温针”,改为斜刺损伤的肌束,使条索软化、疼痛缓解、功能恢复。
触发点针刺采用快速提插法,找到硬结,直接刺入触发点并快速提插,诱发局部抽搐反应,消除触发点,不持久留针。针刺诱发局部抽搐反应是临床疗效的关键,其效果是自发性疼痛、局部压痛、远端感传痛得到缓解,局部硬结也会松驰。

参考文献:
巩昌镇. 理疗师推广的干针源于中国传统针灸,是针灸的一部分. 中国中医药报.









欢迎光临 运动健康网 (http://www.sporthealth.cn/) Powered by Discuz! X3.2